一同来支教的志愿者问校长:“这里的孩子,冬天也穿着凉鞋、短袖,他们是习惯了这样穿还是家里实在买不起?”校长笑了笑:“肯定需要啊!但是家里没钱,没办法。”这让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自己的生活。
那时,我家距离镇上大概有一两公里,我们每天走路去上学,放学回家后还得做饭、找猪草、弄猪食,然后才是写作业。冬天,我们穿着拖鞋、披着一件薄薄的短袖也就抖过去了;夏天,穿着亲戚家姐姐或阿姨们给的各式裙装,虽然不合身但也乐呵呵地笑过去了。
那时候生活非常辛苦,需要我和姐姐去地里刨洋芋,再背着洋芋走三四公里的山路回家;需要我们去田里割水稻并用绳子捆着水稻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运到路边;需要我们去地里掰玉米并用背篓把玉米背到路边。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因为自己肩膀上的勒痕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二十年后,我依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生活得开心又体面,然而在这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小村落,他们还重复着我二十年前的生活。
这样的情景,于同伴们是心酸、是同情、是难以想象的贫穷,而于我却并没有多少悲伤,我始终认为:幸福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并不在于穿什么、吃什么,而在于内心是否感到快乐,脸上是否洋溢笑容,是否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希望!
这里的孩子们脸上略带羞涩的笑容,那是他们想与我交流而又在即将接近时迅速闪躲的羞涩;是他们一声声“谢谢老师”背后真诚的感恩;是他们递上一份份小礼物时那种对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转念一想,二十年过去了,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们理应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二十年前,没有老师和我们说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没有老师和我们说我们所生活的村落有多怡人,也没有老师告诉我们:想要哪种生活,选择权在自身!而今天,我们几个志愿者在做这样的事情,于精神上他们是幸福的!
二十年前,我们缺衣少食,没有学费,也没有学习用品。开学的时候,各种要交的费用愁坏了父母。但现在,有义务教育,有营养午餐,我们还可以把这里的消息传递出去,在各界爱心人士、爱心组织的帮助下,孩子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二十年来,很多东西都改变了——我生活的村落已很少见得到土基房,大多换成了两三层的小洋房;山那边的田地大多已荒芜,不用在下雨的时候担心田埂地埂倒塌;山上没有了成群放牧的牛羊,机械化省却了很多人力;以前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二十年来,很多东西又都没有改变——村民在你回家时热情的问候;不知什么时候放在墙角的青白小菜;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以及惊喜的欢呼……
世界会一直向前进步,而我们在没有被生活推着走的时候,就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我的初衷,希望可以一直守护下去。我是幸运的,因为身边还有同伴;我是幸福的,我将见证更多人脸上的欢笑!
二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难得的是:我望得见过去,也举得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