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2024级支教志愿者,四川成都人,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目前任教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俄垤小学,负责五年级语文、英语等教学工作。
谢谢你,我的学生!
我们班有一个住校生,小阳(化名),明明是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个子小小的,经常被误认为是三年级的学生。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觉得这个小孩脾气有些奇怪,总是爱闹别扭,有时羞涩、有时又有些大胆。在和他更多的接触后,我恍惚中好像看见了童年时同为留守儿童的我的影子。
“老师,我牙疼!我想找你打个电话给我外公!”“老师,我好像感冒了,头很疼!”“老师,我耳朵疼!”……这一学期,小阳总是因为身体各种不舒服而找我寻求帮助。
一开始,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生病?后来,我在其他老师那里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家里只有外公照顾他,舅舅偶尔周末回家,妈妈则是在外地打工……了解这些后,我会时不时地关心他,提醒他天冷注意增加衣物,勤洗手,注意卫生等等。
——观影课——
有一段时间,班里学生很多都感冒发烧,小阳也不幸被传染了。他眼睛通红,晚上八点多来到办公室,眼眶里盛着似流非流的泪花,小声地和我说:“老师,我好像又发烧了。”
看着他难受无助的样子,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我。童年的我,也是个子小小的,经常生病,生病的时候不敢求助老师和爷爷,因为怕麻烦他们,所以难受的时候就自己躲在被子里默默忍受,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
看到他这么难受,我赶紧给他倒热水、测量体温、联系村里的医生、寻找支教队友和我一起去村医务室陪小阳打针、送回寝室安顿吃药。寝室里的其他班学生看到了说:“老师,你对他这样好,好像他是你的孩子啊!”
那一刻,我感觉到,或许是因为相似的童年经历,或许是因为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我看见了自己的童年,我理解他在不舒服的时候,被人照顾的幸福感,同时,我也理解了那时在外打工的父母的不易。
——生病的学生——
我觉得,我和我的学生们从来不是单向的关系。我来到这里教学,陪伴他们成长,与此同时,孩子们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感情也在治愈着我,让我获得了更多向上生长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谢谢我的学生。穿越时光的缝隙,透过你们的身影,我拥抱了儿时的自己!
即使将来要离别,我也要奔赴这场相遇
倘若有人再次询问支教前的我,“如果那时的你已经知道了将来要离别,你还会奔赴这一场相遇吗?”
我的答案依然是:“我会的。”
因为,在俄垤小学发生的一切故事,都是我们最为珍贵的青春记忆。
——去学生家家访——
还记得,在12月的某一个傍晚,伴着晚霞,我和搭班班主任去俄垤村的部分学生家家访。一群学生陪在我们身边,带我们走他们平时上下学走过的小路。家访回来时,天色已渐黑,我打开手电筒,伴着星光和他们聊天,“你每天有多少零花钱啊?你在家里和谁关系最好啊?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啊?你们觉得老师怎样对你们才算好啊......”
他们笑着说:“老师,你明年还会继续教我们吗?我们以前好像每一年都换老师。我记得有的老师会陪我们玩儿,有的会和我们一起上体育课、电影课.......我们喜欢对我们好的老师!”听到这些,我鼻子一酸。
——集体生日会——
在这里,老师的流动性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离别,但他们却依然期待着和我们的相遇。
还记得下课后,学生给了我无数的惊喜,让我看见了一个个极具创造力又如此鲜活的学生们。他们在课间用镂空的中性笔做观察的简易“万花筒”;用一根吸管和不知名道具制作出小玩具;用一片树叶做祝福卡片;用笔画出不同颜色的花朵、蝴蝶……
——学生用树叶做的祝福卡片——
在这里,这群最可爱的小孩,拥有着最纯粹的爱人的能力,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也在用我们爱他们的方式去爱自己以及传递爱。
“老师,我想和你做好朋友!”“老师,给你我摘的番石榴!”“老师!我现在也觉得我好棒啊!我真棒!”“老师,这次我背诵单词过关得到的好吃的奶糖,我想留到周五那天再来拿,我想拿回家给我妹妹尝一尝!”......这一字一句的话语,从每一个人的口中清晰地说出,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这群可爱的孩子。
——户外画画的学生——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去支教,那我一定会告诉你,大胆地去吧!道阻且艰,行则将至!这一路走过的,感受过的,都会是你未来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
——我和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