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 —— 陶行知
梯田与诗笺的私语
当南风揉皱梯田的水面,
当秧苗舒展第一片嫩绿的腰肢,
我们带着纸笔与竹篮,
走进哈尼人镌刻于群山之间的诗行。
这一次,调皮诗社的孩子们不再只是读者——
他们是春天的捕手,是词语的园丁,
在沾满露水的清晨,采撷梯田的呼吸,
把春天的秘密,记录进小小的书签里。
《春天》
作者:李成东 四年级
春天啊!
在舞蹈的梅花
早已经平静下来。
小鸟从梦中醒来
给春天唱着美妙的歌声。
当童眸遇见春天
孩子们蹲在田埂上,
眼睛望向远处的梯田,
耳朵贴在湿润的泥土上。
梯田里都是贪玩的鱼儿,
嫩绿的小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春天》· [李幸 四年级])
孩子们用山樱花瓣作书签,
让诗句与野花根茎缠绕成信笺——
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里,
有蚯蚓翻土的痕迹,
有布谷鸟衔来的半截彩虹。
《春天》
作者:石秀院 四年级
春天,
靠在阳台上吃雪糕。
我吃一半,
太阳吃一半。
我没和太阳计较,
因为太阳也很热。
乡村泥土中的诗歌课
千年前的《诗经》里,
先民对着黍稷低吟“十月纳禾稼”。
在今天朝阳小学学生的书签上,
孩子们写下“农民伯伯耕种田”的诗句。
穿越千年,
诗歌依然在垄沟里生发、抽穗。
当“梯田”不再是课本里的名词,
而是阳光下鱼鳞般的涟漪。
当“春天”化作指尖的草叶与蝶翼,
词语便挣脱了方格本,
在童心里长出翅膀,
在童语里自然迸发。
《春天的美好》
作者:吴晶燕 三年级
微蓝的天空,
大树把溪水染绿了,
农民用每一滴汗水插秧。
一阵微风吹过,
花朵就开始翩翩起舞,
可爱的燕子自由飞翔。
播种者终将成为拾穗人
这些夹着野花的诗歌,
是春天留给时间的琥珀。
当多年后某个温热的午后,
长大的孩子翻开旧课本,
抖落的不是干枯的花瓣,
而是童年的梯田
在掌心泛起的层层涟漪。
原来,
所有向春天出发的词,
终将成为照亮归途的灯。
* 感谢共建单位“鄂托克旗东辰煤矿”对乡村教育的支持!
作者:郭雨杭,2023级支教志愿者,重庆籍,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文学专业,现任教于云南省红河县朝阳小学,负责五年级语文、英语,六年级英语等教学工作。
调皮诗社
他们的年龄在7—13岁,在遥远的大山中出生,牵着爷爷奶奶的手长大,牛背是摇摇车,田间地头是游乐园,最大的愿望是一家团圆……
他们大部分时候都很快乐,但忧伤和孤独却在人后如影随形。希望诗歌可以成为孩子们内心的窗口,帮助孩子们释放情绪、放飞心灵,从而构筑一个丰富而有趣的内心世界——在精神的空间里信马由缰,在灵感的森林中自由舞蹈。
2021年至今,百仁慈爱已陆续推出“调皮诗社”系列作品,让童心插上诗歌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